港人在深圳置业的比例显著增加。美联物业在深圳120家中介地铺的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昨日,在深圳置业的港人比例占到其成交总物业的10%,2012年年底时这一数据为5%左右。香港日益紧缩的调控政策以及内地“新国五条”落地,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港人回流深圳置业。
港人回流深圳置业
昨日,记者在龙华一新盘踩盘,意外碰到了一对香港夫妇。从客户与售楼员的对话得知,这两位客户从旺角坐地铁到龙华,在龙华看了两三个楼盘。据售楼员透露,近期,龙华确实有不少港客置业者。
在福田口岸,记者走访了三间中介地铺。从分行经理的介绍得知,近两个月来,前往口岸购买二手房的香港置业者数量较去年12月份有两三成的增幅。
记者从美联物业昨日提供的置业分析报告得知,在深圳置业的港人比例在今年上半年达到了10%,较2012年年底的5%,比例已经翻倍。
记者了解到,港人再次热衷北上置业,源于去年10月底。香港推出加强版额外印花税(SSD)和买家印花税(BSD),重拳打击短期炒家“辣招”出台后,内地买家心态发生显著变化。在美联中国提供的229个有效调查样本中,显示不再考虑购买香港物业的内地买家占3%,半年内不会购买的为62%;视乎楼价走势再作决定的为35%。
新政同时对市场置业风向产生了影响。据美联物业统计,香港新政出台仅一周时间,港人前往深圳看楼增加两成,成交则增加了一成。新政出台以前,美联物业平均每周在深圳接待约40批香港客户,且以租赁居多;新政后5天,则接待有近50批香港客户,购买与租赁意愿比例各占1半,更促成5单成交。
香港加强楼市调控
香港针对一二手楼市的持续调控成为港人在深置业比例翻倍的原因。
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6月21日指出,即使美国未正式进入加息周期,市场对加息的预期也将逐步影响楼市,如有大量资金离开香港,香港利率可能会出现调整,或将早于美国加息,买楼人士要评估承受能力。当前香港资金仍然充足,利率低企,楼市仍然有泡沫风险,取消楼市调控措施言之过早。
4月29日,香港实行规管一手住宅物业销售新例,就香港一手住宅物业销售事宜,在售楼说明书、单价、示范单位、披露成交资料、广告、销售安排等方面,订立详细规定。新条例的实行令香港房屋销售告别“建筑面积”时代,而以“实用面积”计算。
这也是继去年10月底推出“辣招”后,香港楼市又一调控举措。
深圳中原地产董事总经理郑叔伦昨日对记者表示,两地置业现状的冷热不均,很大程度上是政策使然。他说:“香港印花税新政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购房资金回流,深圳楼市或间接受益。相对而言,港人的投资渠道更多,在限购条件下,港人北上深圳置业的比例较难回到从前。”
“香港连续出台的调控楼市举措,使得港人本土置业热情受压,”美联物业深圳董事总经理江少杰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“内地新国五条政策的地方细则并没有预期中的严厉,两地政策的‘一紧一松’,对港人赴深置业在政策上起到了促进作用。”
多处成为置业热点
记者了解到,这一波港人在深置业行情,致使深圳多个区域成为热点。
港人在深置业已经远到龙岗、观澜等区域。据观澜湖集团地产营销总经理洪刚介绍,每年都有港人购买观澜湖在深圳开发的楼盘,目前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三成。
“不少香港客户分流到其他片区了。”中联地产皇御苑地铺一分行经理昨日对记者说,口岸片区的楼价一直没有大的起伏,对香港投资客没有什么吸引力,他熟悉的一些港客都到布吉、龙华买房了,而且是大户型。
随着深圳地铁开通线路的延伸,港人置业的眼光已不限定在口岸区域。港人看好的区域,从早期的皇岗、罗湖,到现在新兴的前海、龙华和布吉,范围不断扩大。
江少杰告诉记者,港人在深圳置业区域大致有两种:一种是选择商务娱乐消费较为发达便利的区域,如罗湖的人民南、福田皇岗和南山前海等,尤其是近口岸的地区。此外还有一部分港人因为工作地点在原特区外,而选择就近置业。
(来源:深圳新闻网)